为什么说大病从小病来?恶性肿瘤的发展逻辑...
疾病的发生发展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恶性肿瘤也不例外。从小病预防入手、重视早期筛查,确实是降低癌症风险的关键。以下从预防逻辑、具体措施、筛查建议三方面展开说明,帮助你更系统地理解如何「从小病防大病」:
一、为什么说「大病从小病来」?恶性肿瘤的发展逻辑
恶性肿瘤的发生并非「突然冒出来」,而是正常细胞在遗传因素(同时可以多理解一下“生活方式趋同因素”即致病因素趋同)、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重作用下,历经启动、促癌、进展等阶段,逐渐突变、失控增殖的结果。
- 癌前病变阶段(「小病」)
:许多癌症在确诊前存在「癌前病变」,如: -
肠道息肉(可能发展为肠癌) -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胃癌)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这些「小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如果放任不管,可能在数年至数十年间逐步恶化成癌症(「大病」)。
-
- 早期癌症阶段(「可治愈的大病」)
:
即使癌细胞已形成,早期肿瘤通常体积小、未转移,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治愈率极高(如早期肺癌 5 年生存率超 90%)。但早期癌症常无症状,易被忽视,直至发展为中晚期才被发现。(最好的治疗是综合预防↑)
二、如何从小病着手预防恶性肿瘤?
(一)消除「小病」恶化的高危因素
及时治疗「小病」(癌前病变)
-
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胃炎→胃癌),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除菌治疗; -
肠息肉、胃息肉等尽早切除(90% 以上肠癌由息肉恶变而来); -
慢性肝炎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抗病毒治疗,降低肝癌风险。
(网络图↑)
(二)养成「防癌」生活习惯
饮食原则(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多吃👇
:新鲜蔬菜(如时蔬)、水果(如应季)、全谷物、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 少吃👇
:加工肉类(如培根、香肠,含亚硝酸盐)、高糖高脂食品; - 特殊营养素(依据营养师或保健医生建议)
:补充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调节免疫)、Omega-3 脂肪酸(鱼类、坚果)。
运动建议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是降低癌症风险的有效策略,尤其对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结合其他健康习惯,可形成强大的防癌屏障。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运动,并长期坚持,同时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异常。 睡眠与压力管理: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长期焦虑(压力激素可能抑制免疫功能)。
三、恶性肿瘤早期筛查:把「大病」扼杀在萌芽期
早期筛查是「治未病」的核心手段,通过针对性检查,在无症状阶段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以下是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及筛查建议:
四、总结:预防的「性价比」远超治疗
成本差异:早期癌症治疗费用可能仅数万元,而晚期癌症可能需数十万元,且生存率大幅下降(如晚期肺癌 5 年生存率不足 5%)。 行动建议: - 从今天开始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解决「熬夜」「久坐」等小问题; - 每年体检
:基础体检(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针对性癌症筛查(根据年龄、家族史选择); - 重视异常信号
:如持续咳嗽、便血、无痛性肿块等,及时就医排查。
延伸阅读: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组合检查策略
→肿瘤癌症筛查指南:24种常见癌症筛查项目全解析,告诉你查什么、怎么查,一篇文章帮你全面掌握!
「上医治未病」,把健康主动权握在手中,远胜于被动应对疾病。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建立科学的防癌意识,远离大病威胁!
👉 图文内容中融入“AI”技术搜索支持,仅供学习借鉴。
-
2025年4月26日 08:20
ꄘ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