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体检这8个雷区你踩过几个?看完记得避坑!

首页标题    体检中心    体检常识    体检这8个雷区你踩过几个?看完记得避坑!

体检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人在选择体检项目和解读报告时,常陷入误区。有人因“怕麻烦”忽略关键检查,有人因怕尴尬拒绝“菊花检查”,也有人因“过度担忧”而盲目加项。

 

今天,浙大邵逸夫医院健康促进中心
带您揭秘体检的八大误区!
助您精准避坑,科学管理健康

让体检真正成为健康的“晴雨表”

 

No.1

 

体检套餐越贵越好?

错!项目越多≠效果越好

 

部分体检者认为“全面筛查”等同于“高价套餐”,实则不然。体检不是吃火锅,点满汉全席就能吃回本。

 

正确姿势

基础项目(血/尿/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个性化加项(结合年龄、职业、家族史选择专项检查,如:IT程序员加查颈椎摄片、长期吸烟者加做低剂量胸部CT平扫、有胃肠道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加做胃肠镜),才是真•高性价比体检!

 

No.2

 

年轻人=免检金牌?

天真!

当代青年朋克养生现状↓↓

喝啤酒泡枸杞

熬最深的夜

敷最贵的面膜

……

无症状≠无风险!

 

以下几类年轻人需警惕:

●长期熬夜、久坐的职场打工人
●长期高油盐饮食的外卖族
●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家族史的年轻人
●体检异常但未及时随访的亚健康群体

 

敲黑板

疾病可不会看你身份证!早期胃癌、肝癌往往隐匿性强,越来越多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所以,“健康年检→安排!

 

No.3

 

全人类共用一套体检模板?

不同年龄段由于疾病谱不同,体检项目也应该有差异。

举个栗子:

20~40岁的青年群体可以在基础项目上增加甲状腺/乳腺/幽门螺杆菌检测等项目;

40~60岁的中年群体则可以加码胃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排查。

同龄人用同一套餐就够了?非也。

即便年龄一样,还需考虑性别差异、既往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因此体检需求也应该有差异。

所以体检方案不应“一刀切”,体检套餐的选择要个性化。

No.4

 

体检当天不能服药?

NoNoNo~~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No.5

 

便检尴尬又麻烦,放弃也无妨?

别随意弃检!

 

让我挖粑粑?太社死了,告辞!

 

别急着放弃,大便可是消化道疾病的“预警哨兵”

 
大便常规能发现:
隐血阳性(早期肠癌信号)
寄生虫感染
肠道炎症指标

一坨便便=肠道健康密码本,不要随意弃检咯!

通关秘籍

如实在不想在医院里进行,可带密封盒回家操作,避开经期及痔疮出血期,1小时内送检最佳。

 

No.6

 

过度依赖仪器,看不起“人工扫描仪”?

双重保障更靠谱!

 

检查仪器虽更新换代,人工检查亦不过时!

支气管炎、哮喘、心律失常等某些常见疾病,仪器检查不一定有阳性结果,医生触诊/听诊却能初步筛查,捕捉异常。So~~别再忽视体格检查!

黄金组合

 

先进设备+医生经验=双重保障

 

No.7

 

肛检太尴尬,能躲就躲?

体检当以大“菊”为重!

 

肛检现场:医生戴手套→涂润滑剂→手指探入→10秒结束

但是很多人心理建设了N回,还是放弃……

80~90%的直肠癌都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简单易行,立等可知结果。

尴尬VS保命怎么选?

亲,这边建议您:忍一时风平浪静,查一次肠享平安!体检当以大“菊”为重!

No.8

 

体检报告=压箱底纪念册?

认真阅读报告很重要!

很多人在拿到完整的体检报告前可能已查看过各项检查结果和化验数据,因此往往会忽略主检医生汇总的体检小结。

体检的真正价值在于后续管理,认真阅读报告很重要!

除了需要立即就诊的红色预警外,那些年你错过的重点还有:

“建议复查”≈系统弹窗警告

“随访观察”=健康进入观察期,记得要改善生活方式咯

提醒

逐条落实主检医生的建议,该就诊就诊,该复查复查,不要让体检报告变成压箱底的纪念册。

 

总结:

健康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资!

体检不是走过场,既要避免盲目求全,也要防止遗漏了关键项目。避开以上8大坑,选对项目+读懂报告+及时跟进+定期随访,愿每一次检查,都成为您延展生命质量的基石。

 

 

作者:徐媛媛

原创插图作者:吴连顺

来源:邵逸夫医院 健康促进中心

 

2025年4月29日 16:58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