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准备及重点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页标题    体检中心    体检常识    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准备及重点注意事项有哪些?

胃肠内镜检查(胃镜和肠镜)被认为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因为它能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细微病变,并实时进行活检或治疗。

为什么是“金标准”?

  1. 直观可视

    • 胃镜:从食管到十二指肠降部,全程高清显示黏膜状态(充血、溃疡、息肉、肿瘤等)。

    • 肠镜:从直肠到回盲部,可发现毫米级微小病变(如早期肠癌、腺瘤性息肉)。

    • 特殊技术:如NBI(窄带成像)、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进一步提升早期癌症检出率。

  2. 精准活检

    • 发现可疑病变时,可直接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良恶性(如鉴别胃癌与胃炎、肠癌与息肉)。

    •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乳糜泻等疾病也可通过活检确诊。

  3. 治疗一体化

    • 内镜下止血(如溃疡出血)、息肉切除、早期肿瘤剥离(ESD/EMR)、支架置入等,避免传统开腹手术。

  4. 不可替代性

    • 影像学(CT、MRI)对早期黏膜病变敏感性低,而胃肠镜可发现仅累及黏膜层的癌变(如原位癌)。

    • 实验室检查(便潜血、肿瘤标志物)仅能提示风险,无法确诊。

    •  

胃肠内镜作为“金标准”,是发现和干预消化道早期病变的核心手段。尽管需配合严格的术前准备,但其诊断价值远高于其他检查。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性化方案。

(网络图↑)

 

无痛胃肠镜检查(胃镜+肠镜)是一种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检查,为确保安全和检查效果,需严格遵循以下准备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准备

  1. 饮食调整

    • 检查前2-3天(推荐做到):低纤维饮食(如白粥、面条、蒸蛋),避免蔬菜、水果、粗粮、坚果等。

    • 检查前1天(至少做到):仅进食无渣流质(米汤、清汤、果汁等),避免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

    • 检查当天:完全禁食,可少量饮水(清肠药需按说明服用)。

    • 胃镜准备:检查前禁食6-8小时禁水2-4小时(具体要求以医院为准)。

       

      肠镜准备:肠道清洁

    • 按医嘱服用清肠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通常需在检查前4-6小时分次饮用2-3升溶液,直至排出清水样便。

 

    • (网络图↑)

    • 若出现排便困难或未排净,及时联系医生,可能需要灌肠。

  1. 药物管理

    • 抗凝/抗血小板药 

    • 做胃、肠镜检查的客户,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波立维、泰嘉等抗凝药物1周,其他在用药听取医生评估建议(检查前评估),检查时需有家属陪同。

    • 降压药:检查当日晨可用少量水送服。

    • 降糖药/胰岛素:检查当天暂停,避免空腹低血糖。

    • 其他药物:提前告知医生长期服用的药物。

 

3.特殊人群

    • 孕妇、哺乳期女性、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 女性避开月经期,检查前确认未怀孕。


 

二、检查当日注意事项

  1. 携带物品

    • 必要证件,

    • 家属陪同(麻醉后24小时内不可独自离院)。

  2. 着装要求

    • 穿宽松衣物,避免连体衣、紧身裤(或有提供体检服)。

    • 摘除首饰、假牙、隐形眼镜。

  3. 麻醉评估

    •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如实告知过敏史、麻醉史及健康状况。


 

三、检查后护理

  1. 饮食恢复

    • 检查后2小时可少量饮水,若无呛咳,逐步过渡到温凉流质(如粥、汤),24小时内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取活检者需1-2天半流质饮食。

  2. 活动限制

    • 24小时内禁止驾车、高空作业及签署重要文件。

    • 轻微腹胀属正常现象,可通过轻柔按摩腹部缓解。

  3. 异常情况处理

    • 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便血、发热>38℃或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四、常见问题

  • 清肠不彻底:可尝试增加饮水量或联系医生补救。

  • 检查时间:全程约30-60分钟,苏醒后观察1-2小时离院。

  • 麻醉风险:极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头痛,通常短期内缓解。

 

遵循上述步骤可确保检查顺利,具体细节请以医院指导为准。如有疑问,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适用人群(高危筛查建议)

  1. 胃镜高危人群

    • *长期胃痛、反酸、呕血、黑便、消瘦。

    • *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 *40岁以上无症状者可定期筛查(尤其亚洲人群)。

  2. 肠镜高危人群

    • *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腹痛、贫血。

    • *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息肉病史。

    • *45岁以上建议首次筛查(欧美指南推荐)。

 

与其他检查的对比↓

“无痛”技术的意义

 

  • 提高依从性:麻醉下无痛苦,减少患者恐惧,尤其适合敏感人群或需反复检查者(如息肉随访)。

  • 助力早癌筛查:患者舒适度提升后,更愿意接受筛查,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胃癌/肠癌治愈率>90%)。

(网络图↑)

 

2025年2月28日 08:06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