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辟谣丨中暑后用退烧药降温不靠谱!这份中暑急救指南,请收好→

首页标题    健康辟谣    辟谣丨中暑后用退烧药降温不靠谱!这份中暑急救指南,请收好→

“中暑和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样,

只要吃退烧药降温就会好”

近期,网络上流传的这种说法靠谱吗?

一旦中暑,如何科学应对?

往下看,一同了解↓↓

中暑后出现发热症状

可以吃退烧药来缓解?

 

表面上,中暑和发烧都是体温升高

但实际上诱因不同

中暑不可胡乱用药,尤其是退烧药

吴海云介绍

一般的发烧,实际上是有炎症

退烧药更确切讲叫消炎药

是减少或者阻止引起发烧的炎症因子

本身没有降温的作用

 

中暑导致的发热

是人体的散热中枢出现问题

无法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

吃退烧药不能让散热中枢恢复正常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加重症状

损伤器官,延误救援时机

中暑需尽快物理降温

热射病或危及生命

 

中暑是一种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或汗腺功能衰竭

以及水、电解质流失过多导致的

中枢神经或心血管功能障碍

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多因人体处于高温且不透风的环境

身体无法适应和耐受这样的环境

体内产生的热量

多于体外散发的热量而导致

中暑按照症状轻重程度

一般分为三类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其中,重症中暑

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三类不同程度的中暑

分别有什么表现?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

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先兆中暑
 

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体温多超过38℃

 
重症中暑
 

大多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常见症状为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惊厥等,体温超过4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吴海云介绍

中暑影响最大的是大脑

导致死亡主要是大脑损伤

 

热射病可能在几十分钟甚至半小时内

就出现昏迷

一旦出现昏迷就很危险,死亡率很高

因此,中暑后正确急救非常重要↓↓

 

脱离环境:如果是在室外,尽快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者进入温度适宜的室内。如果在室内,一定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保证空气对流。

补充电解质:在500毫升水中加入4.5克盐、25克葡萄糖,这样的“糖盐水”有助于为身体补充电解质及矿物质,可以缓解中暑症状。
体外降温:先将冰水、冰袋放在额头,然后放在颈部、腋窝、腹股沟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可以起到迅速降温的作用。

(注意:如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中暑?

这份食谱快收藏

 

🍵茶🍵

多喝绿茶、红茶、菊花茶

不但可以增加饮水量

其中含有的植物化学物对身体也有益处

比如,茶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菊苷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有帮助

🥬蔬菜🥬

苦菊、苦瓜

具有促进食欲、解暑的作用

且钙、镁含量较高

小白菜、油菜、豆角、菠菜

有助于快速补充电解质

 

🍉水果🍉

桃、西瓜、鲜枣、香蕉等

钾含量较高

能够补充人体随汗液流失的矿物质

猕猴桃、鲜枣可以补充人体

随汗液和尿液排出的水溶性维生素

西瓜可以补充水分

蔬菜和水果中的矿物质成分

进入人体后

会成为电解质的组成成分

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

 

🥚优质蛋白质🥚

大量出汗

容易使人体流失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

因此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

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袋牛奶

多吃鱼、虾、瘦肉、大豆及豆制品

可防止汗后出现低钙血症

对预防中暑和热射病有积极作用

此外

这些关于夏日防暑小知识

你都掌握了吗图片

 

01
体格越好、越健壮的人越容易中暑?

专家表示,所有人暴露在高温下都有中暑风险。儿童,孕妇,年老体衰、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风险更大。身体健壮的人如果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或劳作,同样会中暑。

02
所有中暑都能用藿香正气水缓解?

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更适合用于夏季因贪凉造成的阴暑情况。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就是在高温环境下,暴露时间过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阴暑指的是夏天暑湿季节,由于贪凉吹空调、睡凉席、吃冷饮等造成的寒湿症状。如果是阳暑,喝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转发给你关心的TA~

炎炎夏日,注意防暑降温!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生活圈》、《共同关注》、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年7月29日 08:33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